毛里塔尼亚学习中国减贫经验研修班感受郑州助残温度
发布时间:2025-07-16 浏览次数:12 次
7月14日,毛里塔尼亚学习中国减贫经验研修班一行35人,到访郑州市残疾人康复就业服务中心,考察康复辅具适配、听障儿童康复及残疾人文化产业基地建设,调研中国助残模式。

在康复辅具展厅,研修班成员观摩各类辅具。看到轻量化假肢时,团长感叹其精准度与适配效率让残疾人“重新站立的梦想触手可及”。得知该中心已为5000余名肢残人士完成假肢适配,成功率达98%,团长表示这为解决偏远地区假肢短缺问题提供了技术参考。

走进康园聋儿听力语言康复中心,30余名佩戴人工耳蜗或助听器的聋儿正在进行“听声辨物”“短句跟读”训练。孩子们清晰的"欢迎客人"问候语让外宾动容。据介绍,中心采用“听力干预+听觉言语训练+情景互动”三维模式,0-6岁听障儿童经系统干预后,95%能融入社会。团长赞叹:“孩子的笑声里藏着中国早期康复的智慧,值得借鉴。”

在残疾人文化产业基地,金石传拓、钩针编织、微景观制作等作品构成生动“助残图景”。考察团参观非遗工坊、文创室,与金石传拓非遗传承人交流后感叹,“文化是残疾人融入社会的‘桥梁’,这一实践值得深入学习。”

此次考察为中毛残疾人事业交流注入新活力,郑州市残联将持续探索助残服务创新,深化技术输出与经验共享,推动全球减贫与残疾人事业发展协同共进。

【打印此页】【关闭窗口】 |